新闻中心讯 6月8日,2012届本(专)科毕业生“我为母校献金点子”座谈会在逸夫科技楼举行。校长杨玉良、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副校长陆昉出席座谈会,与毕业生代表共话学校发展。
“我为母校献金点子”活动是本(专)科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创办至今已有11年。今年,通过书面提交建议和网络征集,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共收到毕业生提出的各类“金点子”210余条,涵盖学校发展建设各个方面。主要有五类建议:调整课程设置,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扩大出国交流规模,推进国际化办学;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强健复旦学子体魄;提升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后勤保障。
座谈会上,19位毕业生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他们对母校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这些“金点子”涉及理科基地生培养、文科课程设置、学生生活设施完善和校园周边治安、体育设施更新和体育社团资助、无烟校园、转专业、扩大全国招生比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留学生教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医学教育的导师制建设、垃圾分类、校园停车、成绩单办理流程等具体工作。
杨玉良认真听取、记录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真诚地表达他的意见。他高度肯定了毕业生们提出的“金点子”的含金量,在每位毕业生发言之后当即予以回复,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并督促与会职能部处负责人在会后落实。期间,杨玉良数次主动就毕业生代表反映的学校工作中的不足,代表学校向毕业生致歉。
有毕业生提出通识教育课程仍处于传授知识阶段,启迪学生的作用不明显,难以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希望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还有毕业生提出医学基础类课程由各科室轮流授课效果不佳的问题,希望提高师资质量,平衡师资资源。杨玉良都积极回应并表示,学校将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将通识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来考量,同时在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
有毕业生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较为相关的部门相互间缺乏沟通,没有制定统一明确的要求,常常出现不同部门多次要求核对、报送相同信息的情况。还有毕业生提出南区女生浴室扩建、宿舍楼加装热水器等生活细节问题。杨玉良都耐心听取,让有关职能部门当场解释。他多次在回应学生时强调,全校都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建设和谐、舒心的校园环境。
最后,杨玉良感谢复旦学子为母校建言献策,并赠送毕业生代表有他亲笔签名的复旦校名礼品,祝愿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