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6月4日,“2012年复旦大学暑期国际课程”项目正式开课。100余位来自全世界13个国家、60余所大学的本科学生通过前期的自主报名或大学推荐前来上海,参与该项目5周的学习。
据介绍,2012年的复旦暑期国际课程项目,是在已运行两年的复旦大学承办的 “上海3s (Shanghai Summer School)项目”美国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为了促进中外青年学生的交流,全面提升上海市外国留学生的接受规模,更好地为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上海市政府每年资助上海高校举办外国留学生暑期进修项目。2012年,复旦大学整合全校资源,挑选出英语授课的精品课程,配备优质的师资参与,打造出涵盖13门全英文学术课程及4个级别的汉语语言课程的“复旦暑期国际课程”项目。这些课程将突出中国特色,力图向中外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全景。除学术课程和语言课程,项目中还安排了国画、书法、剪纸、太极等。据透露,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本项目为部分优秀外国留学生提供了40个奖学金名额。
据悉,此次参与复旦暑期国际课程的外国留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一流名校,如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敦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为了让国外学生尽快适应在上海的学习和生活,复旦大学用英文编写了内容详细的留学生《报到指南》,在国际社交网站设立了留学生交流平台。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还将使用复旦大学的E-learning系统来辅助自己的课程学习,而使用颇具“中国特色”的QQ和微博实现互动交流也将成为这些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刘永涛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设面向全世界学生的暑期国际课程是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教育辐射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大学所在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永涛认为,吸引更多的国外一流大学学生走进中国的暑期课堂,通过在中国大学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及与中国人交流的亲身经历,了解中国社会、感受中国文化,有助于他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理解真实的中国,这对培养和结交更多“知华”、“友华”的外国青年精英和未来领袖具有深远的实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