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成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关键要看深入基层的面有多广,扎入基层的根有多深。”
“走基层就是一个方法论,解决的是传播效果的问题。”
“只有记者下去,新闻才能上来。”
“人接了地气,自然就有了灵气和才气。”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是从1942年开始,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就崇尚的作风。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一句句精辟的新闻工作职业信条,来自于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报告团成员。该报告团由中国记协国内部张传亚副主任带队,成员包括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采编部主任赵鹏、中央电视台浙江记者站站长何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雷飚、中央电视台四川记者站站长朱兴建、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资讯部副主任刘彤。2012年3月20日上午,他们来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以各自的基层采写经历和深入的新闻工作思考,给新闻学院200多名师生带来了生动的一课。
报告会由复旦大学宣传部部长萧思健主持。会前,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向报告团全体成员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林尚立表示,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他看到了很多媒体对中国社会的真实报道,这些报道有助于普通民众真实感受变化中的国家,感受中国社会发展过程面临的艰辛、苦难和问题。林尚立指出,一流的眼光、一流的思想、一流的能力,不是来源于书斋,而是来源于基层民众。记者应当学会观察社会、判断事实、思考问题。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于他能发现“真实”,赋予真实的意义和价值,推动社会发展。他勉励复旦新闻学子:“这种精神要求记者对社会有担当,对民众有爱心,对国家有关怀。”
致辞结束后,学生代表向五位主要报告人献上鲜花。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报告正式开始。
“泥土香里酿真情”
去年12月,人民日报福建分社记者赵鹏发表了作品《十年治荒,山河披绿》,记录了福建长汀县十年来如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此文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多地专门组织调研,调研组提出的7条建议全部得到中央采纳。长汀县得到治理水土流失的专项资金,其他水土流失区也可以参照此地经验,可谓“一稿换来山河变”。
作为记者的赵鹏说,虽然自己个人能力有限,但身在党中央机关报,能够通过走基层的方式做一些实事,令他感到骄傲。他认为,好报道的核心要求是:见人、见事、见情、见理,在“走转改”活动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实践。
“想做一个裤腿上永远粘着泥巴的记者”
中央电视台浙江记者站的站长何盈是报告团唯一的女性。她曾在春运列车上挤了44个小时,陪农民工返乡,和他们聊天。她也曾在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拍摄在艰难上学路上跋涉的孩子。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孩子们上学需要经过湍急的河流,走危险的山路。在报道中,记者询问孩子们的愿望时,他们犹豫良久,说希望能得到新鞋,希望上学路能够平坦通畅。
在经历了基层的悲与喜之后,何盈不仅仅看到了贫困、艰险,更看到了艰难中的努力、希望和乐观。她希望在苦难、贫穷、进步中表达百姓心声、反映基层的真善美,她说:“这都是如今的国情。”
“沉到生活的最底层,那里全是心跳的声音”
今天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雷飚参与了央视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追踪西安农民工讨薪事件。他在报道中使用了三十多个转折的情节,试图还原跌宕的讨薪历程,展现其中的艰难和基层干部的努力。在报道中他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希望发挥舆论监督的效能。
雷飚认为,要敢于直面社会难点,热点,在内容上强调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心里的那道墙,走进老百姓心里的那扇窗”。身段放下来,视角沉下去,与百姓同呼吸共心跳,才能塑造鲜活的人物。
“走基层 被爱感动”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日喀则地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很高。去年,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武警总医院、自治区妇联组成的医疗队来到日喀则地区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筛查诊疗西藏行”。中央电视台四川记者站站长朱兴建来到此地,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生活和命运。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寿命很短,家庭要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在报道中,他记录了先心病患儿在镜头前单纯的笑容。通过捕捉采访对象的表情和动作,记录了清贫的家庭对先心病孩子的真切的关爱,以及政府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心。
“走基层是一生的职业追求”
系列报告最后一位主讲人是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资讯部的副主任刘彤,他长期在农村、在基层社区采访,体验式采访是他的工作常态。他在基层“走到底走到边,新闻多到打自己腿”,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在采访中也尽自己所能帮助百姓协调解决问题。被称为“泥腿记者”。
刘彤视走基层为一生的职业追求。带着对群众的感情走,是他动力之源,也给他带来内心的满足。他觉得,记者作为一份工作,确是苦差事,但把做新闻当作追求,让他感到“幸福快乐”。
五位主讲人的报告激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思考,同学们向五位嘉宾提出问题,反映了大家的观察和思考。就关注基层的报道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如何把握基层报道中感性渲染和客观记录之间的平衡、“走转改”活动发起所反映的新闻环境等问题向嘉宾提问。
会后,报告团成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各位老师、同学的陪同下于新闻培训中心四楼举行了小型座谈会。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就新闻工作者应战斗在第一线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此外,报告团成员针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0级博士生陈静茜、2010级本科生林南威同学提出的新闻实践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最后,本次报告团召集人中国记协国内部张传亚副主任总结了本次“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报告的核心主旨——高举旗帜、围绕中心、为民服务、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