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3月16日,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光华楼东辅楼101室举行。校长杨玉良、副校长陆昉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四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筹备情况,选举出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以及各分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委员,并讨论了《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副校长陆昉首先通报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筹备情况。从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上综合考虑,学校合并重组了原有的本科生教学委员会与研究生教学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五个分委员会,分别为人文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
校长杨玉良在讲话中提到,“育人为本、学术为魂、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我校的育人方针,人才培养是我校最重要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一流的学校要为培养一流的学生创造条件,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举措。杨玉良谈了对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即真正的优秀人才应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看到长远的影响。在全国高校中,复旦最早实行通识教育,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更不能片面,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而是整个教育体系框架下的教育理念。
杨玉良对教学委员会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希望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梳理复旦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完成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教学也要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二是组织力量完善和更新教材,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突破就在人才培养上。三是要对教学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等。四是认真思考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书院建设,达到期望的目标。
随后,委员会进行了选举,经现场投票,委员会选举王卫平教授为主任委员,葛兆光教授、黄丽华教授、范康年教授、王晓阳教授、鲁映青教授分别为副主任委员,并同时担任各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各分委员会成员也选举出分委员会副主任,分别为孙向晨教授、顾东辉教授、吴泉水教授、汪源源教授、侯爱君教授。
新担任主任委员的王卫平教授认为,学校应对教学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就教学问题进行探讨,由五个分委员会从各自所在专业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面,调研教学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
最后,到会委员们围绕复旦大学教学委员会章程草案进行了初步讨论,从委员会的定位、职能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会上成立了章程修订小组,由孙向晨教授担任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