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11月21日上午,我校“大走访大调研”第三组走访、调研了经济学院。常务副校长陈晓漫,党委副书记刘建中、副校长陆昉、副校长林尚立,以及部分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分党委书记石磊以及部分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了经济学院的座谈。袁志刚汇报了经济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学院下一步发展的布局规划。他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国内商学院模式与经济学院模式的差异,以及学院在人才引进、学科发展的标准、决策咨询和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教学和学生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交流,并就如何在通识教育的格局下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教师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教学进行评估,为学校提供政策咨询。有的教师建议,学校在加强国外优秀人才引进的同时,应加强对本土青年教师的培育,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并吸引优秀的博士生加入师资队伍。不少与会教师认为,经济学研究不应钻进“纯技术”研究的牛角尖,纯粹为了发表论文而进行研究,而要更多地立足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会上,还有教师就各部处统一政策口径、盘活校内外资源、学校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参加座谈会的校领导指出,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在国际上发挥学术影响力;也要从大局着眼,培养更多社会迫切需要的优秀经济、金融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政策提供咨政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又讯 11月21日上午,“大走访大调研”第三组还走访了希德书院,参观了图书室、心理室等学生公共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