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八届复旦大学 “校长奖”颁奖大会在光华楼举行。校长杨玉良,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常务副校长陈晓漫,党委副书记陈立民,以及获奖教师与学生、各院系各部处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200余人出席仪式。会议由陈立民主持。
本届“校长奖”共有13位教师、 2个教师团队、1名学生、1个学生团体和1位校友获奖。法学院王蔚、中山医院白春学、物理系叶令、校车队叶祖林、高分子系江明、经济学院华民、数学学院应志良、数学学院陈恕行、外文学院邱东林、历史系金重远、档案馆周桂发、生命学院钟扬、上海医学院鲁映青等13位教师获“教师个人奖”;儿科医院传染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CHGIS国庆六十周年大展项目组(葛剑雄、侯杨方、张晓虹等)2个团队获“教师团体奖”;现代物理所沈扬获“学生个人奖”;复旦大学全体世博志愿者团队(含世博会新闻中心长期志愿者团队和世博会外事长期志愿者团队)获“学生团体奖”;著名校友、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教师于漪获“杰出校友奖”。陈晓漫宣读第八届“校长奖”获奖名单。杨玉良、朱之文为获奖者颁奖。
钟扬、邱东林、白春学老师,沈扬同学和于漪校友先后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他们简要回顾了自己近年来取得的成绩,阐述了复旦精神对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影响,并立志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为学校争得更多荣誉。
杨玉良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老师、同学和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复旦大学“校长奖”的获奖者体现了复旦所追求高尚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近年来,广大师生员工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指引下,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默默奉献,涌现了一大批感动复旦的个人或集体。在列举最近几届“校长奖”很多获奖者点滴事迹中,他指出,获奖者都有共同的追求。一是践行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学理念,二是坚守学术精神,三是坚持爱国奉献的传统,四是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杨玉良强调,复旦的发展,是靠全体教师、学生、干部和管理队伍、后勤服务队伍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奉献,为自己所熟悉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的热血。复旦的精神内涵极为丰富,是由复旦人的奋斗铸就,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拓展创新。“校长奖”,不是校长给出的奖。修订章程,是为了能不拘一格,深入挖掘真正体现复旦精神、感动复旦的个人和集体。他最后希望,我们有一种高尚的品德、崇尚学术的精神和文化,坚守使命,埋头苦干,努力为创造复旦大学精彩而美丽的明天共同奋斗。
复旦大学“校长奖”设立于2003 年,迄今已颁发七届,是以学校名义颁发的最高奖,旨在弘扬复旦精神,褒奖传承复旦精神、感动复旦的个人或集体。今年6月,新修订的《复旦大学“校长奖”章程》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发布。修订后的章程,拓展了遴、评选的渠道,改变了校长奖遴选委员会的组成方式,并增加了网络评选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