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通过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的评审,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市五医院创建于1904年,原名“西人隔离医院”。1961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正式将该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并出资在医院内建造教学大楼。1998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原上海医科大学签订了第一轮区校共建协议,医院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筹)”。2000年6月,随着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为新的复旦大学,医院改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筹)”。2004年10月,经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教委联合评审并批准,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同时,闵行区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了第二轮区校共建协议,并以建设具有三级医院水平的区域性医学中心作为共建目标。
共建期间,市五医院逐步引入复旦大学优质医疗资源。2005年,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同组建“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市五分院”。2007年,在复旦大学及各附属兄弟医院的支持下,“复旦大学血液病中心”在市五医院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4月,在“复旦大学血液病中心”基础上,申请到校级实验室——“复旦大学血液病实验室”。
2010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复旦大学签订第三轮区校共建协议,此次共建目标为,以晋升三级综合性医院和附属医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和促进市五医院的内涵发展,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缩小与复旦大学其他附属医院的差距,把市五医院建成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使之成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最终,市五医院从多家参评医院中脱颖而出,突破了除上海“5+3+1”工程引入的优秀医疗资源外,闵行区无三级综合医院的历史。
据悉,市五医院将抓住机遇,以建设医教研一体化的学习型和研究型医院为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全面提升学科内涵、科研教学水平,把医院建设成为服务一流、技术先进的区域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