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复旦大学党委与杨浦区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会在我校逸夫科技楼举行。本次学习会的主题为“深化三区联动,共谋十二五发展”。校党委书记秦绍德,校长杨玉良,常务副校长张一华、王卫平,副校长陈晓漫、桂永浩,部分院系、附属医院和机关部处的负责同志参加。杨浦区委书记陈寅,区委副书记、区长金兴明等区委中心组成员参加本次学习会。会议由张一华主持。
杨玉良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大学应该推动所在区域的发展,这是高水平大学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但也要脚踏实地,“地”就是推动所在区域的发展。
在主题发言中,陈晓漫汇报了我校985三期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金兴明作了关于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报告。报告指出,杨浦区当前正处在经济较快增长时期,经济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杨浦区在“十二五”期间,将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建设知识杨浦和国家创新型城区,加快推进城区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推进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的建设。
在交流发言中,杨浦区副区长唐海东和我校桂永浩副校长分别介绍了杨浦区和复旦大学贯彻落实《复旦-杨浦战略合作协议》的情况以及深化三区联动的建议和举措。2006年,我校与杨浦区首次签署《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联手推进自主创新框架协议》。今年3月,我校与杨浦区政府又签署了《关于合作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战略协议》。围绕这两份协议,杨浦区与我校不断深化三区联动理念,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唐海东在会上建议,复旦与杨浦应进一步健全联动合作推进机制,聚焦新兴产业的培育,共同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桂永浩也建议,进一步明确区校联动工作机制,区校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平台,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内涵建设,共同推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共同扶持创新创业。
陈寅在发言中表示,区校联组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全面及时地推进三区联动工作。杨浦区的转型发展要坚持知识创新,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应积极听取复旦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体现校区联动、共同发展。当前,区校双方围绕战略合作协议在三区联动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要继续做好规划、推动三区联动发展。杨浦将坚持服务复旦的发展,全力支持复旦985三期工程建设,在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人才引进上做好对接,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和高端人才共享,把复旦的学科资源优势转变为杨浦区产业发展的动力。
秦绍德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杨浦区近年来明确方向、锐意进取、坚持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加快推进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区校应着重于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感情上进一步融合。杨浦是一个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城区,前景非常广阔,复旦师生非常关注杨浦的发展。复旦和杨浦都要把对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二是机制上进一步探索,如联动发展的会商机制、专家咨询的智库机制、人才交流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机制是深化三区联动的动力,也将促进复旦不断探索,为上海和区域发展做出更大共享。三是项目上进一步发展,类似于“创业走廊”和合作引进高端人才的设想应该抓紧落实。不断有好的项目,区校联动才能长足发展。

在学习会开始前,杨浦区委中心组一行还考察了我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生命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