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20-21日,由复旦大学图书馆承办的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2010年年会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联盟成员馆四十多位馆长参加会议,围绕本次年会主题“通过资源数字化发挥知识效能:21世纪图书馆服务的前景与展望”,交流经验,共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发展大计。
20日上午,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指导委员会轮值主席朱强宣布大会开幕。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向大会致辞。桂校长首先代表复旦大学欢迎与会代表,并指出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世界其它高校图书馆一样,正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的转型,在转型中面临着来自数字化时代的全新挑战。因此,各图书馆间的团结合作、资源共享十分必要。他希望“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会议”能一如既往地为此努力,扩大复旦大学图书馆与各联盟成员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数字化时代共同加强和改善高校图书馆的功能。
随后,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主题发言“向复合图书馆转变:上海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上海图书馆在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引领信息服务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本次会议分四个分议题:“大规模数字化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数字化时代的国际合作与文化遗产收集”、“数字资源的获取和管理:问题与挑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推广与交流”四个分议题组成。
在第一分议题——“大规模数字化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报告和讨论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凯勒(Michael A. Keller)教授首先作《迎难而上——图书馆改善师生体验的项目、计划和方向》的发言,提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简述当前图书馆九大目录更新项目、通过DRUPAL系统进行门户建设和改进计划等,并展示如何运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搜索和虚拟浏览功能。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助理馆长布莱恩·弗莱厄蒂(Brian Flaherty)先生则介绍了奥克兰大学建设电视库及将政府历史地图等资源进行数字化的项目,指出以本土和国家信息为内容的独一无二的电子馆藏将会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同时也会给媒体、数字信息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香港大学图书馆总馆服务部主任、冯平山图书馆馆长尹耀全(Y.C. Wan)博士随后总结了香港大学图书馆十五年来数字化试验的历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东亚馆袁家瑜(Eleanor Yuen)馆长则分享了UBC图书馆的两大类数字化计划,提出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图书馆物理空间紧缺的困难。
会议第二分议题是“数字化时代的国际合作与文化遗产收集”的讨论。PRDLA指导委员会新一届轮值主席、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秘书长姚晓霞分别作题为《面对数字化时代: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发展与挑战——以CALIS为案例》的报告。朱强馆长指出,随着电子资源比重的提高,如何保存电子资源,将其与纸质资源整合成为图书馆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并认为信息资源的过滤和评价、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的普及化教育、手机服务以及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中不可忽略的趋势。而姚晓霞女士则谈到,CALIS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图书馆资源共享,携手打造一个“中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为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信息服务。姚女士同时介绍了CALIS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表示CALIS将迎难而上,把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工作推向更高层次。
在第三分议题“数字资源的获取和管理:问题与挑战”的讨论中,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Merced(默赛德)分校布鲁斯?米勒(R.Bruce Miller)馆长则就该校图书馆技术服务改革作题为“变革馆藏服务:加州大学图书馆技术服务反思”的报告,提出“下一代技术服务”(NGTS)的倡议,米勒馆长还向与会的馆长们介绍了该服务执行一年来的进展、经验及未来的计划。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图书馆馆长汤姆·莱昂纳多(Tom Leonard)作“从纸本印刷到数字化:展望21世纪的图书馆馆藏”报告,从回顾印刷型资源到数字化馆藏的历程,探索21世纪的数字馆藏。复旦大学图书馆郝群副研究馆员作“2000-2010年国内外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研究进展及相关实践”的发言,指出电子书的出现,表面上是一种新的电子设备,但是深入看来,则是一场出版、阅读和学习方式的革命,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她呼吁图书馆变革传统工作模式,以掌握正在快速发展的庞大的电子书资源,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价值。
会议最后一个分议题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推广与交流”。复旦大学图书馆史卫华老师以“资源发现工具:在数字化时代中做明智选择”为题作报告,选取现有著名资源搜索工具进行比较,阐述在当今数字化图书馆的大环境下,如何选择正确的资源探索工具,从而更好地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馆长盖里·斯特朗(Gary E. Strong)则提出了21世纪数字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提出在数字时代设立文化遗产实验室的设想。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馆长布莱恩·斯戈特兰德(Brian E. C. Schottlaender)介绍了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的在线存储资源,指出这些资源将大大有利于相关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
会议最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英格丽德·帕伦特(Ingrid Parent)女士以“全球网络数字环境:图书馆如何塑造数字化未来”为题,围绕四大分议题做总结发言,肯定了各联盟馆所做的积极探索,阐明了图书馆数字化学术研究的五大基本要素,指出未来五年数字化研究产生的科学数据将超过以往人类历史中数据的总和。发言结尾,她号召各联盟成员馆的馆员们加强合作,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事业中发挥聪明才智,体现自身价值,为全球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