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由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起的“复旦—辉瑞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月23日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与辉瑞新兴市场结果研究高级总监宣建伟博士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姜庆五教授,辉瑞亚太区高级医学总监Sutinder Bindra博士,宣建伟博士等在签约仪式上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文主持签约仪式,并代表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介绍了中心工作。
许征对辉瑞公司助力复旦大学开展药物经济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表示了赞赏和感谢,同时,希望“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项目能够推动加强药物经济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相关政策研讨,推进药物经济学在卫生决策、药品定价、医疗补偿和临床药学等方面的应用,努力为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合理利用药物资源,提高我国卫生服务和人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Sutinder Bindra博士在讲话中认为,支持研究和培训是推动中国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这一合作项目,复旦大学和辉瑞公司能够立足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促进中国人民获得更加健康的生活。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叶露副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项目”及2010年执行计划。
据悉,该项目为期3年,从2010年3月1日起至2013年2月28日。其主要内容是,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从今年起,按照我国统招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招生和培养,研究方向为药物经济学,他们不仅要学习包括学科内的课程,还需学习一些跨学科的课程,毕业后将具备从事药物经济学独立研究的能力;每年选派公共卫生学院在职教师赴海外参加药物经济学相关培训;合作备忘录还规定每年由公共卫生学院组织举办2次药物经济学研讨会。今年将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1名,9月入学。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成立于2002年9月,一向致力于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研究发展和成果推广。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2007年在辉瑞投资有限公司资助下,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参与了该公司与上海疾控中心合作的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项目的经济学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工作,并于2007年开通了用于传播药物经济学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网站。该网站运行3年来,点击的地域范围已包括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划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另悉,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受到卫生、社会保障、物价、药品监管等行政部门和医药卫生行业的高度关注。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政策明确指出,新上市药品和专利药品的定价将逐渐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在其后的医疗保险目录调整方案、基本药物遴选方案中,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分别提出药物经济学将作为目录调整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对药物经济学的认识、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系统的知识培训,标准化的操作规范。目前虽然全国已有16所大学开设有药物经济学课程,但总体上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数量太少,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复旦大学作为国内率先开展药物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基地,此次启动“复旦—辉瑞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项目,对药物经济学的师资培训、研究生培养、注入学术交流新动力,以及掀开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篇章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