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讯 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于6月22日在我校相辉堂举行报告会,7位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才、爱国奉献的优秀事迹赢得了全场1000余名上海高校师生代表的热烈掌声。
这次活动是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展示当代青年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昂扬风貌,用崇高的精神鼓舞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人,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深入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信心,坚定报国理想,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创造美好人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报告会上,7位报告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各自毕业之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南京军区步兵第一团二营四连连长、清华大学2004届毕业生覃文强扎根基层、经受考验,在5年时间里完成从大学生向部队基层指挥员的转变;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党总支书记、南京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郭碧玉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带领乡亲们走上发展蛋鸡产业的致富之路;从创业失败到创业成功,从一次收获到多次创新,湖北天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农业大学1998届毕业生师智敏在农业创业的道路上不懈耕耘;杭州每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2006届毕业生方毅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创办了公司,如今他和团队克服困难,逐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在海拔1600米的山腰上一所孤零零的村小里,湖北省鹤峰县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毕业生费宝莉成长为优秀的山村女教师、女校长,支教生活成为她“人生旅途中永久的财富”;西安三人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安大学2004届毕业生钱俊冬在大学期间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是一个领导着110人的团队、年产值5000万的企业负责人;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计生办干部、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届毕业生黄贵军扎根西部,做大山深处的健康使者,他用自己的实践经历证明了“西部是年轻人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

报告团成员在校时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时毅然选择到村任职、基层创业、投身军旅或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们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了可贵的成绩,开辟了自己人生事业的新天地。他们创业、奋斗的青春故事,深深感动并激励着在场的听众。每个成员演讲结束,台下都是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传递着上海市高校师生对报告团成员的真诚敬意和源自内心的感动。

上海市宣传部副部长马春雷在总结讲话中引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论及法国大革命的诗句:“活在那个黎明多么幸福,而年轻如进天堂。”他说,青年大学生成长在当代这样充满变革的时代,又拥有着灿烂青春,是非常幸福的。只要有理想,有闯劲,踏实做事,勇于创新,行行都能出状元,人人都可成人才。
报告会由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莫负春主持。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