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校领导班子调研的过程,既是深入查找和思考我校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问计于民的过程,还是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的过程。
学校强调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不能把过去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已有的思想成果抛在一边,割裂开来,而是要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讨论、分析,进一步深化全校的认识,形成新的共识。
近日从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来消息,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校领导班子调查研究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调研报告已经初步形成。回顾调研过程,呈现三个特点。
以师生为本
教师和学生是从事各类学术活动的主体。在这次校领导班子调研过程中,处处贯穿了以师生为本、问计于师生的思路,在调研题目中,与人才培养、科研体系创新、医院建设与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与师生直接相关的题目占了一半。
例如,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同志牵头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调研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授教师在学术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使院系成为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办学实体。“后勤社会化与民生问题”调研将师生健康问题和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作为了核心内容。
此次校领导班子调研所召开的39场座谈会中,有34场是师生座谈会;走访的38家基层单位中,有28家是院系,听取的是师生的意见。最终的调研报告主要是建立在教师意见梳理的基础之上,集中反映了师生的意见和智慧。
以学术为体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大学,第一要义就是学科学术的发展。这次调研特别聚焦学术问题,学科规划、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成为重中之重。
例如,校长杨玉良同志牵头的“学科规划”调研指出,我校学科发展面临危机,学术精神中缺少追求卓越的理想主义和激情,学科的内涵发展和外延拓展均存在突出问题。“本科生教育教学”调研认为师资的规模、结构和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本科生教育的瓶颈。“研究生教育教学”调研指出,研究生招生规模控制与招生需求增长之间存在矛盾,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活动和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撑。“文科科研”调研提出了完善评价机制的若干思路。“理科医科科研”调研指出了我校科研工作的薄弱之处。“人事管理与改革”调研重点探讨了高级职务聘任综合改革、人才引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教师人事制度方面的探索。
通过如上调研,明确了我校学术管理管理中一些具有根本性、紧迫性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理清了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
解决突出问题,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和找准问题。这次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问题,并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凝练的14个调研题目都是以问题为出发导向的。
例如,“完善校园建设规划”调研着眼于解决校园规划跟不上事业发展变化、校园建设修缮缺乏规划和计划的问题。“附属医院与发展”课题紧紧围绕推动附属医院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准备、着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推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结合、推动医科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专题,为加快医科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科技成果转化”调研聚焦于如何改革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文化建设”探讨了传承复旦精神与文华、多校区文化共建共享、复旦特色与品牌文化辐射等几大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调研重点就院系干部队伍建设、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任职条件和选拔任用机制,以及干部的分类管理和考核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党风廉政建设”课题主要探索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机制。
以问题为导向的调研有助于突出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以实践为特色的思路,真正做到边学边改,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新闻回溯>>>
2008年下半年开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分别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发展中的难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查找和梳理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领导班子多次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分别围绕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附属医院建设与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了这次活动中要重点研究和着手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各部处处长、副处长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秘书组,担任校领导的调研秘书,协助校领导开展调研工作。2009年3月16日,学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就调研选题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调研选题的思路。
此次调研选题分学校战略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附属医院建设与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7大类等14个题目。文/张端鸿
数据新闻>>>
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首先梳理了回顾学校10年改革发展的所有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校内分层分类召开了39场座谈会,听取了385人次专家学者意见建议、67人次职能部门意见和49位学生意见,走访了38家基层单位,访谈专家学者72位。
部分调研小组发放了师生调查问卷,总计1490份。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兄弟院校,总计24批次。拜访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房地局、张江园区等关系单位,总计11家。
部分调研小组还使用了网上征求意见和手机信息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了调研信息和资料,使调研建立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提高了本次调研的科学性。文/张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