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来,东亚曾经繁华和仍然繁华的都市,给传统带来深刻变化,给生活带来无穷乐趣。
过去的城市史研究常常是绘制城市地图,现在的城市史研究则试图绘制《清明上河图》。
如果东亚或中国,真能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失为向世界提供了另一条现代化道路。

新闻中心讯 3月26日至29日,在距2010年上海世博会400天之际,“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光华楼举行。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在开幕式上致辞。校长助理桑玉成出席会议。我校师生代表、校内外嘉宾等近300人参加开幕式并聆听了主题报告。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合作举办,筹备近两年,汇聚了来自欧美、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30余位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1500来东亚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期三天,旨在立足东亚,重点展示中国城市特色;聚焦城市生活,推动中国城市史研究新发展;关注“世博”,从学术角度深刻诠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秦绍德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世博会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城市问题,也赋予本次研讨会以现实意义。本次研讨会用学术研讨的方式展示东亚特别是中国城市形象,在城市生活史研究中综合更多新史料、新方法、新视野,推动了学术发展。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文史研究院的建设,为研究院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
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会学者认为,如果东亚或中国真能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不失为向世界提供了另一条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