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师风范 传承伟人思想

发布时间:2008-03-24


新闻中心讯 3月18日晚18:15,由数学科学学院主办,数学科学学院本科2005级、团委科创服务中心承办的数学学院“院士论坛”第二期:“回望欧拉,学习欧拉——纪念欧拉诞辰三百周年”在光华楼东辅楼二楼吴文正报告厅成功举行。

李大潜院士1957年毕业于我校数学系,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获得欧洲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和上海市科技功臣一系列殊荣。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全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2007年正值欧拉诞辰三百周年,李院士科研教学工作极其繁忙,但他主动提出要给广大师生开设讲座以纪念欧拉和推动大学来学习欧拉,培养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生活的热爱。

傍晚五点半,虽然离讲座开始还有较长一段时间,而且当天正下着茫茫细雨,但是吴文政报告厅已经是人头攒动,早早赶来的近500名来自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喜爱数学的同学的热情温暖着讲堂的四周。

院党委副书记刘金华对李大潜先生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的两个多小时中,李先生介绍了欧拉的生平事迹,并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欧拉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即欧拉发现或证明的一些主要公式,包括欧拉线、Basel问题、欧拉回路、欧拉多面体等。
 


通过李先生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欧拉是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至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对于如何学习欧拉,李先生指出,欧拉一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原因在于他惊人的记忆力、宽广的胸怀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他把一生都献给数学,并且能把数学与其他学科,各种技术问题联系起来。在场的老师、同学们惬意地遨游在经典数学的瑰丽世界中,大家为这一场精彩的听觉盛宴和头脑风暴频频微笑和掌声阵阵,真正感悟到了大师的风范和伟人思想。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李院士在同学们提出的五十多个问题中选取了部分,进行了精辟、独到、幽默、睿智的回答。如何看待数学公式的优美性,如何将数学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如何应对本科生研究精神不够的现状……李先生旁征博引,用数学语言、古代诗词、历史人物,甚至武侠小说,向大家展示了一位数学大师广博的知识、锐利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和幽默的语言。现场欢声不断,所有与会者均感慨受益匪浅。